19天巧解“烧脑”案件

2017-04-21 09:23
来源: 嘉鱼法院
作者: 袁燕    浏览: 284

     4月19日,嘉鱼法院一起复杂的执行“烧脑”案件的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从立案到和解仅用时19天。

立案伊始 两大难题

    此案是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由嘉鱼法院交叉审理的,原审法院为通山县人民法院。被告成某向原告王某借款本金37万元,长期未还判决后进入执行程序,经原执行法官查明,成某银行账户无存款,名下有一套房产,通山县人民法院对其进行了查封和拍卖,但流拍了。

    4月1日,该案在嘉鱼法院立案,执行法官当天送达文书并组织了双方进行初步调解,建议成某“以房抵债”,但在协商过程中,执行法官张朝晖发现了两大难题。

    一方面,成某大量借债,涉及多起民间借贷案件的执行,仅有的一套房产是王某拿回借款的唯一希望。另一方面,,但该房产是成某贷款所购,若王某同意以房抵债,需缴清剩余的22万元房贷,还要额外支付过户费用,王某无论如何也不答应。

    面对如此棘手的状况,执行小组反复多次提出解决方案,均被推翻。作为申请执行人,王某甚至提出案件暂时搁置的想法,案件一时陷入困境。

一计不成 再想一计

    “以房抵债”的路子难走,可否变通一下呢?

    经查阅相关政策,执行小组再提出一个对策,可以运用二手房的转移登记的新政策,协商由成某继续还房贷,将产权转移登记到王某名下。

    一行人再次满怀信心找王某商量,王某却对法官避而不见,反倒是被执行人成某积极配合,找到并说服王某一起去了不动产交易中心,去了银行,一圈下来发现,转移登记仍然要变更还贷人,王某坚决不同意。

    尽管王某作为申请执行人,她却认为案子应该“拖着”,回避执行法官,但执行法官却不能拖,必须再想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坚持不懈 达成和解

    房子入手希望渺茫,执行之路在何方?

    执行小组试图走出房子抵债这个死结,继续探寻执行方案。经不懈努力,查出成某目前在外省工作,有一定经济来源,并非如他所说没有任何收入。于是,执行法官张朝晖提出分期还款方案。最终,这一建议得到双方认可,达成执行和解。

    据了解,开展霹雳2017专项执行活动来,嘉鱼法院强力推进执行攻坚,各个击破,执行局全体干警群策群力、加班加点,一个月以来,已执结案件87件,其中,执行完毕53件,23件新收案件在立案30天内执结,公布失信人199人,拘留9人,共发放执行款  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