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特辑 ▏天平之花,竞展芳华
——致敬“她”力量

2025-03-10 10:13
来源: 政治部
作者: 嘉鱼县人民法院    浏览: 41


要写“她们”,不能只写“她们”。


她们以法为剑,守护公序良俗;以理为舟,摆渡人间冷暖。审判台上,她们用严谨的法理剖析案件本质;调解室里,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化解矛盾纠葛。既有抽丝剥茧的理性锋芒,亦怀春风化雨的司法温度。

在“三八”妇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一同聆听咸宁法院女法官的故事,感受她们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513101727.jpg

秉承正义

她以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

微信图片_20250513101758.png

细腻坚韧

她以司法之力守护创新火种


微信图片_20250513101918.png


沈娟,市中院民一庭副庭长。2021年开始负责知识产权案件的办理。三年内将结案率从89.88%提升至100%,稳居全省前列。2022年其审理的案件首次适用惩罚性赔偿条款,入选全省十大典型案例。其本人也获评全省知识产权工作突出个人。她牵头建立法院与检察、公安、知识产权局等五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起草《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意见》,指导完成咸宁首例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案。主导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组织企业宣讲30余场,培训调解员200余人次,策划跨鄂湘赣三地协同保护活动3次。从湖北法官论坛征文三等奖,到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征文优秀奖,再到“巾帼建功标兵”,每一项荣誉都是对沈娟工作的高度认可。

“卫”爱前行

她灼灼其华初心不改

微信图片_20250513102015.png

陈卫华,咸安区法院马桥法庭庭长。先后获评市中院 “调解能手”“咸宁市巾帼建功标兵”。在其带领下,马桥法庭斩获“全国保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全国维护妇女和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省法院先进法庭” 等称号。

2022年3月,马桥法庭转型为家事少年审判专业法庭,她担任庭长。期间,她积极联动市区两级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单位,构建联防机制,引入心理咨询师协会驻庭疏导、金牌调解员专职驻庭。同时,组织干警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 “社区宣讲”“法治课堂” 等普法活动,提升妇女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陈卫华着力融合人情与法理,最大限度地修复情感裂痕,化解家庭矛盾。在调解90后夫妻离婚纠纷案时,通过角色失衡分析,成功促成原告撤诉,实现“诊疗式”家事审判。

专注敬业

她勇于挑战疑难复杂案件



微信图片_20250513102111.png



         陈丹,赤壁市法院刑事审判庭员额法官。她业务过硬,多次获赤壁市法院“先进个人”称号,并被市中院授予“个人三等功”。她从书记员做起,参与多起重大案件庭审记录。2019年晋升法官助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协助法官办理4起涉黑涉恶案件。主动承担疑难案件调查、研讨与裁判文书撰写等工作。2024年成为员额法官,承办赤壁法院首例黑社会性质保护伞案,面对海量卷宗和复杂证据,她仔细甄别疑点,确保案件顺利审理。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时,她深挖犯罪根源,联合人民陪审员制定帮扶方案,助迷途少年重返正途。办案之余,积极投身法治进校园活动,化身“法宣姐姐”,用生动案例普及法律知识,为未成年人播撒法治种子。

柔情司法

她心里时刻装着群众


微信图片_20250513102232.png

洪锦,嘉鱼县法院鱼岳法庭庭长。工作中,她始终秉持司法温度,心系群众。在一起争议较大的交通事故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矛盾激烈,为了查明案件的关键事实,她多次实地走访调取证据。

庭审时,凭借扎实法律知识和丰富经验,引导双方充分陈述观点、质证辩论。她认定的事实依据充分、合理公正,让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达成了调解,也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工作之余,她积极投身社区、校园普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法律知识,提升公众法治意识。

面对每一位当事人,她耐心倾听、细致解答,努力消除他们的疑虑与不安,用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的素养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和尊重。

定分止争

她用温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微信图片_20250513102316.png        肖琴,通城县法院城关法庭法官。从执行局、沙堆法庭到城关法庭,从书记员成长为法官,7年来,她踏实奋进。2024年4月入额后,专职在城关法庭审理全县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这类案件数量多、赔偿争议大且调解难度高,她却迎难而上。始终秉持 “调解优先、调判结合” 原则,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她耐心倾听、温情化解矛盾。在办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中,原告韩某驾驶二轮电动车至被告某建筑公司道路施工路段时,由于该公司未按规定设置路障及做好安全措施导致韩某不慎驾车摔倒受伤,双方因责任认定和赔偿争执不下。肖琴开展 “背对背” 调解,安抚韩某情绪,引导其合理索赔;与被告公司负责人沟通,告知责任及法律后果,并展示了相关类似案件及法律依据。最终双方达成调解,被告公司当日履行赔偿,成功案结事了。


自学方言

她被群众当成“本地闺女”

微信图片_20250513102419.png

邓清清,崇阳县法院沙坪法庭负责人。8年前,初到崇阳,语言不通是工作上的最大阻碍,她努力自学方言,从问候语到法律术语,逐步实现与当事人流利交流,只为走进群众内心。

作为一名基层法官,邓清清每天要面对不同类型的案件。她总是以女性特有的耐心和细腻,倾听当事人的诉求。曾经有位女性向她倾诉婚姻中的委屈,她细心询问劝导了一上午;也曾为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她连续一周拨打电话耐心劝解。

2024年,由她办理的一起抚养费纠纷案,面对法理与情理冲突,她多方奔走,案件妥善处理,同时她还积极沟通协调,帮助困难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


巧解心结

她在办案中传递司法温情

微信图片_20250513102458.png

晏珊,通山县法院民事审判庭员额法官,入职12年,曾在执行局、洪港法庭、南林法庭、民庭工作。她业务扎实,先后获得“咸宁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表现突出个人”、全市法院“办案标兵”“调解能手”等荣誉称号,2023年被省高院授予“个人二等功”。在人民法庭工作期间,晏珊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同老百姓打交道,聊聊家长里短,理理鸡毛蒜皮。她始终秉持“小案不小办”的理念,追求“办理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与村民的“周三之约”无一次缺席,工业园区也时常能看见她上门走访企业的身影。

面对债权人多、申报债权金额高、资产处置难的棘手破产案件,晏珊在3个月的时间里,夜以继日,多方协调,顺利推动债权人会议召开,终促案件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