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遇到性侵害时,大声说‘不’是需要有一个练习的过程,平时一定要有意识的训练自己,学会说‘不’!”
7月9日,嘉鱼县文体中心报告厅里,一场专为高中女生设计的防性侵法治教育课正热闹开讲。嘉鱼法院法官、嘉鱼一中法治副校长杨洋化身“安全导师”,用真实案例、情景模拟为700余名女生送上实用又好懂的“护身指南”。
“大家觉得,性侵害只会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吗?”
课堂一开始,杨洋就抛出问题。她结合四起真实案例,用“聊天式”语言拆解知识点:从如何分辨“熟人过度关心”的危险信号,到独处时该避开哪些隐患场景;从遭遇侵害时的“三招自救法”(冷静周旋、借机逃脱、保留证据),到事后该第一时间告诉谁、怎么固定证据...内容层层递进,全面且实用。杨洋法官特别强调,要树立“我的身体我做主”的观念,警惕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侵害行为,如陌生人的过度搭讪、熟人的不当肢体接触等。不要惧怕,学会保护自己,万一遭遇性侵时,记住八字“锦囊”:说“不”、会跑、会骗、会记。
“晚自习后,你独自走在回家的僻静小巷,突然有陌生男性靠近搭讪,并试图拉扯你的书包。此时有哪些逃生或求助方式?如何用语言或行动震慑对方?”
“家庭聚会上,一位长辈酒后拍你的肩膀说‘长大了真漂亮’,并试图搂抱你。如何既保护自己又不激化矛盾?如果对方说‘开玩笑而已,别小题大做’,怎么回应?”
......
同学们举手抢答,有的说“要先告诉爸妈”,有的提出“可以找借口打电话脱身”。杨洋一一点评,还现场演示如何礼貌又坚决地推开不当接触,“记住,勇敢拒绝,保护自己的身体权。”积极参与的同学还收到了印着法治警句的文具用品和印有法律风险点的折叠扇。
互动结束后,法院干警还为同学们发放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漫画手册,让同学们在轻松阅读中加深记忆。
“以前总觉得这些事离自己很远,听完这堂课才知道要时刻保持警惕,也知道了遇到问题该找谁帮忙,怎么保护自己了。杨法官,再过300多天,我就可以报考法学院了,我也要去法院当法官。”一名高二女生一边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想法,一边把发放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册塞进书包。杨洋笑着回应:“法律永远都是你们的后盾,我们在身后守护着你们。”
这堂接地气的性侵法治教育课,是嘉鱼法院“法治护花季”行动的缩影,是法治副校长立足职能,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生动体现。法律不仅是条文,更是同学们随身携带的“安全铠甲”。 下一步,嘉鱼法院将不断创新普法形式、持续优化法治副校长校园普法模式,通过专题宣讲、模拟法庭等形式,让法治教育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时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发力,守护好每一颗青春的心,让法治成为守护青春的坚强后盾。